(三)抽样方案

 

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在大陆地区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包括其所辖的全部城镇与乡村地域。

1.抽样目标

新一轮劳动力调查抽样目标是:一是满足失业率等主要劳动力指标数据国家级代表性的要求,同时对分省分城乡也有较好代表性;二是保证现有进行月度调查的65个大城市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衔接;三是整合资源,尽量发挥国家调查队的调查力量。

2.抽样总体与抽样框

抽样总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所有住户(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但不包括军营、监狱中的集体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

使用更新后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村级单位名录库和普查小区名录库作为初级抽样框,抽中的村级单位内所有的住房单元作为次级抽样框。编制抽样框时,对常住人口过少的普查小区应进行合并。

每年对抽样框进行更新。对初级抽样框,每年要清理、更新村级单位名录库;对次级抽样框,应去除所抽村级单位地域内拆迁的住房单元,补充新增加的住房单元。

3.抽样方法

1)抽样原则

劳动力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住房单元数多少成比例(PPS)抽样抽取初级单位(村级单位或普查小区),采用随机等距抽样的方法在初级单位抽取住房单元或住户组,并对抽中住房单元和住户组内的所有人员进行调查。

人口就业统计司负责抽取初级单位,各省统计局或调查队负责审核抽中初级单位样本的代表性,以及核查上报所抽中初级单位所辖地域已经或可能发生的拆迁等住房单元的变动情况,最终确定抽取的初级单位样本。在抽中的初级单位样本中,各省统计局或调查队负责编制住房单元清单,使用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下发的程序,按照随机等距方法集中抽取住户。

2)不同地域的具体抽样方法

65个大城市以各市为总体,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首先在全市范围内(包括市辖区和该市所辖的县)抽取村级样本,在抽中的村级样本中抽取住户组。

65个城市之外的区域又分为市区和县域两层分别进行抽样。市区层以各省非65个大城市的所有市辖区为总体,按区(县)一级分层,在每个市辖区内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即每个区(县)抽普查小区,抽中的普查小区抽住房单元。

县域层以各省非65个大城市的所有县及县级市为总体,采用三阶段抽样,即从县域层中抽中调查县,在抽中的调查县中抽取普查小区,抽中的普查小区中抽取住房单元。基于组织开展调查的可操作考量,县域层的调查县主要由已设立国家调查队的县和县级市组成,人口和就业司根据各省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微调。

4.样本量和样本轮换

1)样本量的确定

为满足局党组提出的“在95%的把握程度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3.5%左右,省级精度能基本满足需要”的抽样要求(经计算,变异系数CV要求约为1.8%),综合考虑前期调查获得的群内相关系数rohKish19655.4节)、抽样的设计效应、全国劳动力调查的经费情况、各省调查力量的配置情况和调查组织方式,确定全国每月总共调查约12万户(住房单元)。计算公式见附1

2)样本轮换

样本轮换采用2-10-2模式,即一个住户连续2个月接受调查,在接下来的10个月中不接受调查,然后再接受连续2个月的调查,之后退出样本。样本轮换最终能达到如下目标:

①除了开始阶段,任何一个月都有1/4的样本第一次接受调查,1/4的样本接受第二次调查,1/4的样本第三次接受调查,1/4的样本接受第四次调查。

②月度之间样本有50%重复。

③年度之间相同月份样本有50%重复。

当抽中住户不愿参与调查时,调查员应耐心劝导其配合,必要时市县统计机构也应一起帮助劝导。经反复劝导仍不愿意配合的,应从抽中的备选样本户中选择对应的住户进行替换。当抽中的住户第一次入户时为空户,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参与调查时,也应从抽中的备选样本户中选择对应的住户进行替换。

5.加权方法

全国、省、市各级汇总结果根据调查的基础数据,采用加权、事后分层、季节调整等方法汇总得到,并经相应的时间序列模型评估。各级的汇总权数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统一计算。全国和分省数据的季节调整和模型评估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统一进行。

 

 

1

 

样本量与权数计算

 

1.确定不同地域层和组织方式下最优样本规模。

根据Kish1965)介绍的方法,同质性roh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国别)间相对稳定。由此村级单位(普查小区)内最优样本规模

 

Ca为每个村级单位(普查小区)整理样本框、聘用培训调查员、调查员到达该村级单位(普查小区)的成本等预估费用,Cb为每个样本户调查一次的入户费用,roh为群内相关系数。

2.计算所需样本量

首先计算设计效应deff = 1+()roh; 其中为村级单位(普查小区)平均样本规模。

其次根据期望精度计算期望的标准误|se(u)=cv*u, cv为变异系数,u为计算时预计的城镇调查失业率。

根据设计效应和期望标准误计算应该达到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差

根据应该达到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差计算样本中的劳动力人数 其中u为计算时预计的城镇调查失业率。

最后根据历史平均户规模、劳动参与率、城镇化率,推算所需的样本户数。

3.权数计算及季节调整

最终权数为样本选择权数、无响应调整权数和事后分层权数的乘积:Wfinal=Wsel×Wnr×Wps

采用X-12 Arima 模型对最终数据进行季节调整。